在我們的印象中,音樂老師總是與鋼琴、吉他、樂譜、指揮棒等藝術(shù)品緊密相連。他們在課堂上教給學生音符的跳動與節(jié)奏的律動,但很少有人知道,音樂老師的另一面是怎樣的。她也有溫暖的家庭,一碗碗餃子,是她心底最柔軟的記憶。
這位音樂老師名叫李莉,是一名小學的音樂教師。她的課堂充滿活力,常常用她那極富感染力的音樂教學方式,把孩子們的心靈打開心扉。課外的她,并不總是站在講臺上揮灑自如。她回到家后,拿起鍋鏟,變身成了一個愛做飯、愛做餃子的普通家庭主婦。
李莉做餃子,不是為了填飽肚子,而是一種情感的寄托。對于她來說,做餃子的過程就像是在創(chuàng)作一首無聲的樂曲,每一只餃子都是一段旋律,而這鍋餃子的“水”——熱氣騰騰的水,正如她在教室里的每一個音符一樣,溫暖人心,充滿能量。
每年的冬季,李莉都會邀請家人和學生到家里來吃她親手包的餃子。作為一個音樂老師,她并沒有像許多人那樣將教學與生活割裂開來,相反,她把她所教的音樂元素都融入了餃子的制作當中,甚至連餃子的餡料,都是根據(jù)學生們的興趣和愛好“譜”出來的。
“你知道嗎,包餃子就像是彈鋼琴?!崩罾蛟谝淮尉蹠戏窒淼?,“每次和家人或?qū)W生們一起做餃子,我都會想起每一首作品的創(chuàng)作過程。包餃子,像是在調(diào)和不同的味道;捏住餃子皮的邊緣,就像是演奏一曲完美的和弦。”
做餃子如同譜樂章
每次做餃子,李莉都會細心選擇食材。她會用心調(diào)配各種餡料,如同選擇合適的樂器來演奏不同的樂章。她告訴學生,餃子的皮是歌曲的旋律,而餡料就是歌曲的和聲。每一層皮、每一勺餡,都需要精準的分量,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。李莉深知,和諧的味道,正是源自這份平衡。
有一次,她為班上的學生準備了餃子,里面的餡料根據(jù)學生們的口味做了特別的調(diào)整。有喜歡辣味的,里面加了香辣的辣椒;有喜歡清淡的,加入了更多的韭菜和豬肉;還有喜歡素食的,里面全是新鮮的蘑菇和豆腐。這就像是一首樂曲中不同的樂器,每一味的餃子都帶著一絲個性,每一口咀嚼,都像是在聆聽一段新的旋律。
學生們圍坐在桌前,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來,大家開始互相分享自己最喜歡的味道。李莉笑著說:“這些餃子就像我們音樂課上的合奏,每個人的個性都需要在合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。”聽了這句話,孩子們似乎明白了什么,他們開始主動幫忙捏餃子,甚至有的學生將自己最喜歡的調(diào)料和口味帶來了,給大家分享。
每年冬天,李莉都會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參與到餃子的制作中。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家常菜分享,更是一次關于合作與創(chuàng)作的實踐。在孩子們的眼中,李莉不僅是音樂老師,更是一個能讓大家感受到家一般溫暖的“大廚”。她用心做的每一顆餃子,背后都隱藏著對音樂、對生活的深深熱愛。
通過這個活動,李莉向?qū)W生們傳遞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觀:無論是做音樂還是做飯,最重要的是用心去做。她深知,好的餃子并不只是味道上的享受,更是情感的傳遞。而每一次的分享,都是對彼此之間關系的升華。她通過音樂課堂上培養(yǎng)學生的團隊協(xié)作精神,轉(zhuǎn)化到餃子制作中,讓孩子們體會到共同努力的快樂和成就感。
音符與美味的完美結(jié)合
有一次,李莉的學生小楊問她:“老師,為什么你做的餃子總是這么好吃?”李莉笑著摸摸他的頭,回答道:“因為我把它們當成一首歌來做,每一個步驟都不馬虎,就像每一段旋律都需要精心雕琢。”她的答案讓小楊恍然大悟——原來,做飯也可以像音樂一樣,是一種創(chuàng)作,是一種表達。
李莉并不是一味地按照食譜來做餃子,她會根據(jù)不同的季節(jié)和心情調(diào)整餃子的配料。有時她會在餃子里加入新鮮的時令蔬菜,有時她會選擇加入一些獨特的香料和調(diào)味品,使得每一鍋餃子都充滿新鮮感。她覺得,做餃子是一種不斷嘗試和創(chuàng)新的過程,就像是作曲一樣,總能在熟悉的旋律中加入不同的元素,讓味覺和聽覺都得到了最美的享受。
她的學生們和家人,漸漸也開始懂得了這種“音樂與美食的結(jié)合”。每年冬天,大家都會在李莉家聚集,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餃子旁,聆聽她分享制作餃子時的小竅門,聆聽她講述每一首曲子的背后故事。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聚餐,更是一次心靈的交流,是音符與美味在溫暖廚房中的完美碰撞。